close

麻將(Má jiàng,英:Mahjong, Mah-jong或Mah-jongg)是壹種四人骨牌博戲,流行于華人文化圈中。不同地區的遊戲規則稍有不同。麻將的牌式主要有“餅(文錢)”、“條(索子)”、“萬(萬貫)”等。在古代,麻將的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,可以說麻將牌實際上是壹種紙牌與骨牌的結合體。與其他骨牌形式相比,麻將的玩法最爲複雜有趣,它的基本打法簡單,容易上手,但其中變化又極多,搭配組合因人而異,因此成爲中國曆史上壹種最能吸引人的博戲形式。
麻雀牌起源說
  麻雀牌這種說法是最主流的麻將起源的說法。麻將牌又稱麻雀牌、麻雀兒牌,本是江蘇太倉“護糧牌”。有關資料記載,在江蘇太倉縣曾有皇家的大糧倉,常年囤積稻谷,以供“南糧北調”。糧多自然雀患頻生,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。管理糧倉的官吏爲了獎勵捕雀護糧者,便以竹制的籌牌記捕雀數目,憑此發放酬金,這就是太倉的“護糧牌”。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,既可觀賞,又可遊戲,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。這種護糧牌,其玩法、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。   麻雀牌三種基礎花色的名字叫做“萬、束、筒”。“筒”的圖案就是火藥槍的橫截面,“筒”即是槍筒,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藥槍。“索”即“束”,是用細束繩串起來的雀鳥,所以“壹索”的圖案以鳥代表,幾索就是幾束鳥,獎金則是按鳥的多少計算的。“萬”即是賞錢的單位,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。   此外“東南西北”爲風向,故稱“風”,火藥槍射鳥應考慮風向。“中、白、發”:“中”即射中之意,故爲紅色;“白”即白板,放空炮;“發”即發放賞金,領賞發財。   民國竹骨麻將牌
  麻將玩法的術語也與捕雀護糧有關。如“碰”即“彭”的槍聲。又如成牌叫“和”(音胡),“和”“鹘”諧音,“鹘”是壹種捕雀的鷹。除此還有“吃”、“杠”等術語也與捕鳥有關。   那麽爲何又叫“麻將”呢?在太倉方言中,“麻雀兒”和“麻將”讀音較近。太倉話的兒話音念做(/ng/),打“麻雀兒”自然也就叫成打“麻將”了。太倉方言雀(/tsiak/)兒(/ng/),合在壹起就變成將(/tsiang/)。
葉子格戲起源說
  明朝名爲萬餅條(或“萬秉章”)的人在“葉子格戲”的基礎上創造麻將,以自己名字“萬、餅、條”作爲三種基礎花色。
馬吊牌起源說
  有人說,麻將牌馬吊牌、紙牌發展、演變而來的。而馬吊牌、紙牌等娛樂遊戲,又都與我國曆史上最古老的娛樂遊戲——博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甚至是“血緣”關系。現在流行的棋、牌等博弈戲娛,無不是在博戲的基礎上發展、派生、演變而來的。   古博戲始于何時,准確年代很難說清。據《史記》和其他有關文字的記載,博戲的産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。我國最早的博戲叫“六博”,有六支箸和12個棋子,箸是壹種長形的竹制品,相當于今天打麻將牌時所用的股子。   據《顔氏家訓·雜藝》所載,可知博戲又分大博、小博。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。小博的玩法在《古博經》裏有比較詳細的記載。其方法是:兩人相對坐,棋盤爲12道,兩頭當中爲水。把長方形的黑白各六個棋子放在棋盤上。又用魚兩枚,置于水中。比賽雙方輪流擲瓊(即股子),根據擲采的大小,借以決定棋子前進的步數。棋子到達終點,將棋子豎起來,成爲骁棋(或稱枭棋)。成爲骁的棋,便可入水“牽魚”獲籌。獲六籌爲勝。未成骁的棋,就稱爲散棋。骁棋可以攻擊對方的棋子,也可以放棄行走的機會而不動,散棋卻不可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ky999038 的頭像
    sky999038

    sky999038的部落格

    sky9990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